裝備制造業要向價值鏈高端走 尋求突破發展
“高端裝備制造,往大了說,象征著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涉及到國家的經濟和國防安全;往小里講,關系到很多產業和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金富等裝備制造業人士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10年來,中國機械工業行業發展迅速,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大國,但還不是裝備制造強國,而要實現“由大到強”的夢想,必須通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推進自主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
王金富說:“在鑒定一個國家的機械工業是否強大時,人們都比較在乎幾個方面的表現――是否掌握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是否具備較強的重大裝備技術能力,是否具有較高的高端裝備占有率,其主流技術裝備品種質量是否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實際上,就是要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得如何。”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拉動內需和多項鼓勵政策的驅動下,中國機械裝備制造業在規模上實現了強勁增長。”王金富表示:“但是,中國自主品牌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普遍不強,中低端產能過剩、競爭尤為激烈,很多產業的高端環節都被外資品牌牢牢掌控;同時,在關鍵零部件和核心技術方面,長期以來一直被外資品牌‘卡著脖子’。”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認為,我國已成為世界裝備制造大國,但“大而不強”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特別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的影響,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嚴峻形勢。尤其是在高端裝備方面,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開始將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裝備產品的生產和加工制造產業,由海外開始陸續收回至本土,并采取了很多鼓勵政策,如稅收減免、補貼獎勵等,鼓勵投資商、制造商回歸本土。
王瑞祥說,當前先進技術靠引進、高端產品靠進口依然是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嚴酷現實。高端機床、高端發動機、高端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均需要從國外引進。其中,高檔數控機床90%進口,數控系統95%進口,儀器儀表70%進口。在基礎零部件領域,為高檔數控機床配套的高檔功能部件70%需要進口,大型工程機械所需30MPA以上液壓件全部進口,時速200公里以上的齒輪箱、2.5MW以上的風電齒輪箱、大型煤機齒輪箱、高速列車制動器、大型盾構機的電動液壓驅動裝置等幾乎全部進口。雖然在船用柴油機方面我國與國外先進企業開展了合資、合作生產,但關鍵核心技術和品牌依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我國仍未擺脫“打工式”的加工制造地位。
王瑞祥強調,對于我國裝備制造業來說,最關鍵的還是加快自主研發能力建設。國家要想辦法一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整合資源,組織技術攻關。“目前,我國的科研院所力量還非常分散,應該在整合集中方面想辦法,大專院校也應該考慮如何參與進來。我相信幾方面的力量組織在一起,我國一定能夠逐步攻破技術瓶頸,突破高端裝備被國外企業壟斷市場的現狀,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能夠提升整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制造業。”
國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洪斌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水平的集中體現,也是一個國家國力的重要標志,黨中央和國務院已經明確將其納入“十二五”期間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wei)(wei)運(yun)用好(hao)國(guo)(guo)(guo)內市(shi)場(chang)需(xu)(xu)求(qiu)資源,加快(kuai)我(wo)國(guo)(guo)(guo)高(gao)端(duan)(duan)(dua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制(zhi)造(zao)業(ye)的(de)(de)(de)發展(zhan),推(tui)進(ji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制(zhi)造(zao)業(ye)升級,任洪斌等人(ren)士建議:一(yi)是以國(guo)(guo)(guo)內市(shi)場(chang)需(xu)(xu)求(qiu)為(wei)(wei)籌(chou)碼,按市(shi)場(chang)規則運(yun)作(zuo),迫使(shi)發達國(guo)(guo)(guo)家向(xiang)我(wo)國(guo)(guo)(guo)轉讓技術,放松對(dui)我(wo)國(guo)(guo)(guo)高(gao)端(duan)(duan)(dua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的(de)(de)(de)出口管制(zhi),放棄對(dui)我(wo)國(guo)(guo)(guo)中(zhong)(zhong)低端(duan)(duan)(duan)產(chan)品的(de)(de)(de)進(jin)口限制(zhi);二是制(zhi)定有利于自主創新的(de)(de)(de)高(gao)端(duan)(duan)(dua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的(de)(de)(de)采(cai)購政策,明確國(guo)(guo)(guo)家重點(dian)工程(cheng)有義(yi)務(wu)做高(gao)端(duan)(duan)(dua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國(guo)(guo)(guo)產(chan)化的(de)(de)(de)依托工程(cheng),在項目(mu)設備(bei)(bei)(bei)采(cai)購招(zhao)投標時必須優先采(cai)購國(guo)(guo)(guo)產(chan)裝(zhuang)(zhuang)備(bei)(bei)(bei);對(dui)外商的(de)(de)(de)報價應按其(qi)3~5年前在中(zhong)(zhong)國(guo)(guo)(guo)市(shi)場(chang)的(de)(de)(de)實際成交價計算,以防止(zhi)其(qi)惡意降價打壓我(wo)國(guo)(guo)(guo)新進(jin)入該(gai)領域(yu)的(de)(de)(de)內資企業(ye)。
文章關鍵詞: